• 線上上課期間,諮商中心仍提供諮商與諮詢服務,視情況以線上通訊或電話方式進行

擁抱脆弱無能的自己

許多人遇上這種無從改變、又不願接受的現實時,第一時間會想要催眠自己「接受它」。所以可能會用一種近乎自我虐待的方式告訴自己:不要再想了,事情已然無望,摧毀自己仍抱一絲希望的心情。事實上,當我們越要催眠自己事情無望時,心裡越是偷偷抱著期望。

心理學上有一個「矛盾意象」的說法,意思是說:越想要達成某個目標,越不能強迫自己達成那個目標。也就是說,不想失眠,就越不能強迫自己睡覺,反而要告訴自己別睡覺;當我們不勉強自己睡覺,而起來做些別的事情時,卻可能反而打起瞌睡,不知不覺就睡著了。這就是「矛盾意象」的力量:當我們花太多力氣阻止自己不去想,那件事情反而對我們更加重要。所以要讓自己沉浸在一種相反的狀態裡,例如:困擾於失眠,反過來就是快樂地不眠。

同樣的,與其強迫自己不要去想那些已然無望的現實,不如好好體會我們究竟有多麼無法接受現實:

我們愛的人要離開,心裡到底有多痛苦?這些痛苦真的來自他的離開嗎?

我輸了一場比賽,心裡到底有多難過?難道這場比賽真的有這麼重要嗎?

我失去了一個職位,心裡到底有多傷心?難道我真的那麼篤定這個職位屬於我嗎?

然後會慢慢發現,傷痛背後其實還藏著更深的失落-人生無法掌控的脆弱感。與父母相比、與他人相比、與世界相比、與自然相比,我們顯得太過渺少。終究,我們需要接受的不是現實本身,而是那如此脆弱、無能的自己。擁抱自己的脆弱與無能,我們的心也就得到滋養,且願意長大了。

 

內文出自《與父母和解,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全》

1007990101989_L1

Comments are closed.